园林植物地上枝干树叶上的病虫害较为常见,也容易识别。土传病害主要在土壤中危害,隐蔽性强,只有植物出问题了才去检查根部,稍微晚一些都无法救了。所以土传病害一定要值得关注,定期检查和预防。土传病害受土壤环境和日常养护影响,做好日常养护和土壤改良,可以降低土传病害发生几率。
一、土传病害主要影响因素:
1、土层浅:园林绿化中普遍存在,土层浅,导致植物长势弱,易发生土传病害,土层浅主要影响根系吸收,对植物的固定和抗旱抗寒抗涝以及长势健壮都有很大影响。
2、土壤贫瘠或有机质偏低:施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,导致有机质含量降低,破坏土壤结构,易造成土壤板结和酸碱化。
3、土壤板结:普遍存在,土壤板结导致透气性差,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,含氧量减少,抗旱抗涝能力减弱,影响植物生长和能量转换,导致植物长势弱,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。
4、土壤盐碱:北方很多区域都存在土壤盐碱,南方树种栽植后常常引起黄化和生长不良,北方树种有些也无法正常生长,盐碱地影响植物养分的吸收,易造成盐害、生理性干旱。
5、土壤营养不均衡:施肥一般都是盲目跟风,或者直接不施肥。导致土壤中缺少部分营养元素或者某些元素过量,导致肥害或缺少元素引发缺素症,导致植物长势弱。
6、土壤受重金属等污染:园林绿化很多建筑垃圾或其他有害物品都会埋到土层下面,或者使用污染的水等,导致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离子超标,导致根系中毒。
7、浇水多或过少:日常养护汇总,浇水频繁或过多,导致土壤含水量高,氧气含量少,影响植物根部呼吸,有害菌增加,危害根系吸收传导,导致腐烂。浇水少导致干旱,根系死亡,导致叶片萎蔫,严重时干旱死亡。
8、土球小或生存空间受限:栽植时土球小或生长空间受限,就会导致根系生长受限,吸收和利用的养分水分有限,长势偏弱或出现问题。
9、雨季来临,土壤积水,不及时排水导致烂根,土传病害增加。
10、修剪、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不当,导致树势弱,影响根系,导致土传病害容易侵染。
二、土传病害防治措施:
土传病害在土壤中一直存在,和土壤共生,有益菌也存在于土壤,在适宜的条件下,比如土壤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,有益菌获得主导地位,促进根系发展和吸收,植物长势健壮。受土壤板结、积水、盐碱等条件影响,适宜有害菌生长,导致有益菌处于弱势,土传病害就显示威力,导致根系死亡、腐烂,植物长势弱甚至死亡。两者互相制约,共同在土壤中生活。所以减少土传病害的措施:
1、多施有机质,合理搭配施肥,保证营养均衡,可用禾林道有机肥和八方蓝精灵持续改良;
2、疏松土壤,保持土壤疏松透气,可用禾林道土壤疏松剂进行持续改良;
3、酸碱调节:山东以盐碱为主,可用硫酸亚铁、盐碱地改良肥等进行土壤改良;
4、保持土层厚度合适,特别是乔木类,利于根系生长发育;
5、及时排水,雨季及时排涝;
6、合理浇水,保持土壤湿度适宜;
7、发生土传病害后,注意晾根或保持合理湿度,使用奇根、地彩等进行消毒杀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