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大叶黄杨叶斑病、炭疽病、枝枯病,在济南部分区域危害严重,导致枯死、落叶。如有发现,及时防治。
一、大叶黄杨叶斑病,也称大叶黄杨褐斑病。症状:为害大叶黄杨的嫩叶、老叶,发病初期,叶上有黄色小斑点,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斑,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,中央灰白色,有浅褐色同心轮纹,边缘深褐色稍隆起,病斑内密生细小黑色霉点。病斑透过背面,只是背面颜色比正面稍浅。病斑干枯后与健部裂开,直至形成穿孔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,叶片枯黄脱落。
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,7~8月份为侵染盛期,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,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,病斑扩大,出现落叶。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,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。
二、大叶黄杨炭疽病: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,病斑周围有较狭的深褐色隆起,中央灰白色,后期在灰白处形成较粗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黑点,排列稀疏,多在叶片正面,有时呈轮纹状排列。危害嫩梢时,病斑条状,生黑色小点,亦可引起枝枯。
褐斑病和炭疽病的区别:炭疽病病斑周围没有黄色晕圈,褐斑病病斑边缘有晕圈。
5-6月开始侵入,从伤口侵入,一般修剪后容易发生,比褐斑病稍微延后一些。
三、大叶黄杨枝枯病(枯萎病):大叶黄杨发病初期只是在个别枝条上的叶片出现青干失水,继而整个枝条和叶片失水干枯。表现在某一棵上的一两个枝条甚至三分之一的枝条。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,严重时整个植株枯死。
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,也可从其他部位侵入。一般每年4-5月份开始发病,6-8月是高发期。病原物是土壤中的镰刀菌。
四、防治措施:叶斑病和炭疽病往往同时发生,所以采用光合素+扫斑+八方炭兵喷雾,间隔5-7天,连续2-3次。枝枯病使用枝枯病组合套装喷雾,间隔1周,连喷2次。